發布時間:2025-10-26 07:19 文字大小: [ 大 中 小 ] 瀏覽次數:
“老張,咱們下樓鍛煉去啊,試試社區給咱安裝的新雙杠!”“咱這‘背包式’車庫現在改得真不錯!以前亂糟糟的,現在干干凈凈的,還裝了智能充電樁裝置,電動自行車充電方便多了!”“樓下拐角那個路口以前晚上黑乎乎的,老人走路都怕摔著。現在社區裝了路燈,亮堂堂的,晚上出門踏實多了!”梁溪區廣益街道靖海新村的居民近日總在津津樂道著身邊的新變化。這些可喜的變化,源于社區把觸角延伸到居民身邊,精準捕捉著大家生活中的“小煩惱”,并通過一件件實實在在的民生“小改造”,匯聚成了居民們看得見、摸得著的“小確幸”。
靖海新村116號的健身達人范師傅,向靖海社區黨委反映了一個小遺憾:樓下的小廣場經過老小區改造后,各類健身設施添置了不少,但唯獨缺少了一組雙杠。這讓許多鐘愛雙杠鍛煉的居民不得不前往其他地方訓練。社區得知這一情況后,積極聯動轄區內的聯盟單位無錫市靜一慈善基金會攜手共建,為小廣場增設了一組嶄新的雙杠。
如今,這組雙杠設施已經穩穩地“安家”在廣場上,成為居民健身的新寵。范師傅和他的健身伙伴們,終于可以聚在自家樓下的小廣場上,盡情享受雙杠鍛煉帶來的樂趣。
靖海新村7號至9號樓共計7個樓道的“背包式”車庫建于20世紀80年代,因產權分散、年久失修,長期存在雜物堆積、飛線充電等突出問題,安全隱患日益凸顯。為切實解決這一民生痛點,靖海社區通過深入走訪調研,充分聽取群眾意見,決定將車庫改造與智能充電樁安裝列為重點民生工程加以推進。
改造過程中,網格員與物業緊密協作,協助居民清理了大量廢舊家具、自行車等雜物,同時在車庫內科學規劃了6組智能充電裝置,并在外部增設了1組,共計可滿足70輛電動自行車同時充電,有效解決了困擾居民已久的“充電難”問題。
靖海社區黨支部在日常走訪過程中發現,114號附近的交通要道存在照明不足的問題,每到夜晚便一片昏暗。為破解這個“眼前黑”的難題,靖海社區迅速行動,聯合無錫照明公司開展實地勘察,并制訂了詳盡的路燈加裝方案。
很快,兩處明亮的立桿式路燈在黑暗的路段上立了起來,照亮了居民回家的“最后一步路”。
一樁樁小事,看似微不足道,但是這一個個“小改造”“小工程”,不斷積累著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。
來源:無錫日報
當前位置:













